聖靈月刊(http://www.joy.org.tw/holyspirit.asp?num=6287)
與神摔跤──靈修生活中信與不信的對話 ◎撰文/迦太基人 ◎期數:390期 ◎2010.03號
在一個不安的夜晚,雅各送走了自己的妻兒,安排好隔天與以掃相會的行程,獨自一人留在雅博渡口。深夜,有人過來與他摔跤,直到黎明將要來到,那人發現自己無法勝過雅各,摸了一下雅各的大腿窩,雅各便瘸了。在雅各的苦苦相求之下,那人為雅各祝福,替他改名叫「以色列」,意思是「與神與人較力,都得了勝」。1
摔跤:新的神人關係
在重視長幼尊卑順序的傳統社會中,長輩和晚輩之間的關係往往是嚴肅而緊張的。晚輩必須尊敬長輩,不能冒犯、不敬。我們常不疑有他的將這種關係也帶到人神關係之中,將神當作至高無上絕對不能冒犯的對象。
因而,在舊約中,許多故事常常讓我們摸不清頭緒,為什麼雅各與神摔跤?為什麼約拿與神爭辯?為什麼亞伯拉罕與神討價還價?為什麼約伯要與神爭論?有人會說,因為這是神對他們的容忍,但真的是這樣嗎?
在《聖經》中,神、人的關係不僅僅是上對下、一個命令一個遵守的單向關係,神同時也是成為肉身、行走在罪人中間、願意讓小孩到祂跟前接受祝福的那個人。相同的,我們也可以發現,在《創世記》中,與神摔跤是一種人神互動的關係。前途茫然的雅各在孤獨、絕望的深夜中找到同伴,在摔跤、互動的過程中,從對方身上重新發現自己的盼望,並因而得到來自神的力量與賜福。
正視自己的不信
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,最困難的恐怕不是「信」,反而是承認自己的「不信」。
當科學家指出世界上的歷史不可能只有六千年時,有許多的基督徒暴跳如雷,指責科學是高言大智、世俗小學,或者乾脆不聞不問,喔!這一切對自己的信仰都沒有影響。但事實上,這兩種態度,不正是因為什麼都不懂,所以惱羞成怒嗎?
換句話說,這些基督徒們其實不願意承認對方說的比較有道理,他們害怕心中那個認同對方的另一個自己。相同的,我們不也常懷疑為什麼禱告得不到回應?為什麼愛人很難,為什麼這世界沒有公理?
我們懷疑,卻又常常不敢開口!我們不願意去正視那個「不信」的想法,想要壓抑它,更不敢想像如果自己不信會遭遇到什麼樣的懲罰。許多時候,表面上充滿信心的話,例如對神要有信心、要愛仇敵、要把苦難當作神的考驗等等,其實只是在壓抑和掩飾我們自己內心對神的失望、掩飾我們無法愛自己的仇敵而已。
事實是,每個人心中都有個不信的自己,只是我們不願意去面對而已。
但是,耶穌來,是為了要拯救世上那些在苦難中看不到盼望,找不到任何理由繼續相信生命意義的人。是為了在深夜遇見那個徘徊在雅博渡口,發現自己前途茫茫的人。耶穌正是那些罪人,那些流落在社會角落,那些妓女、稅吏、罪人的盼望。如果我們靠自己的能力、意志和「血氣之勇」就能相信,為什麼還需要耶穌呢?
承認自己心中的疑惑,探求自己不信的原因,才能讓我們在信仰上更進一步。就如彼得禱告看見不潔淨食物的異象一樣,有時候,神的旨意正是需要我們對疑惑進一步發掘的。
信與不信的摔跤
我們會以為信心的典範就是沒有任何怨言、質疑,完完全全澈底的相信、順服。而靈修應該就是有良好的品格修養,充滿《聖經》的知識,對神有絕對信心的那種人。
但《聖經》中的許多故事告訴我們,真正的信仰歷程,真正的成長,是在信與不信的角力中產生出來的。在《聖經》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「不信」的典範。
約伯在面對自己的苦難時,對著朋友大聲疾呼:「神奪去我的理,全能者使我心中愁苦。我斷不以你們為是;我至死也不以自己為不正!」(伯二十七2、5);約拿坐在尼尼微城前面時,對神發出他的不滿與憤怒(拿四1-5);哈巴谷先知質疑神的正義(參:哈巴谷書);即使是在迦密山上戰勝巴力先知的以利亞,也有覺得自己孤單,難以維持信仰,在羅騰樹下求死的時刻(王上十九1-10)。
「不信」是理直氣壯的,就像約伯不能釋懷,為什麼義人會受苦,為什麼惡人能安享天年。就像約拿、哈巴谷不能理解,為什麼以色列的敵人沒有被神消滅,就像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感到孤單。「不信」反映了我們最真實的自己,以及內心最坦承、最赤裸的疑惑。
比起那些信仰的典範,這些「不信」的典範其實更讓我們覺得有血有肉,與自己相似。我們就像那些「不信」的人一樣,總是充滿疑惑,其實我們應該學著去面對,而不是逃避或用自己的意志壓抑它。我們呼求神,不是因為相信,而是因為發現自己信心不足,在風浪中感到害怕,感到將要沉沒。
坦然面對自己的「不信」不是背棄神,而是深刻的發現神和我們之間最直接的衝突。「不信」就像那個半夜來到雅博渡口與雅各角力的人,我們總是不斷在內心中與自己的「不信」掙扎,並在角力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信仰上的盲點。真正叫人害怕的,不是失去信仰,而是把自己的盲點、偏見當作信仰,自以為擁有真理卻不知檢討的人。
約伯、約拿、以利亞以及哈巴谷,在他們理直氣壯的質疑中,他們同時也向神敞開自己,使神得以向他們顯現,指出他們在信仰上的偏見,讓他們有更深的領悟與造就。
在摔跤中見到神的面
信與不信之間的摔跤是開放而且危險的,正是讓自己冒著失去信仰的風險提出自己的質疑,我們才能真正面對心中那個不信的自己。如果摔跤的結果永遠都是「好人最終贏得了勝利」,那對我們的信仰又有什麼幫助呢?
靈修的生活不僅僅是很有修養、很有信心而已。靈修,是在信仰的反省中省察人與神之間的關係,對神、對人、對世界有著更深刻的體認。靈修,是挑戰我們自己的信仰。
神的來到常常是不可預期的,不按照我們的想像,也不按照我們的計畫出現在我們以為正確的那邊。當約拿自以為他會看到神的公義和懲罰時,神用蓖麻樹提醒他,神同時也是慈愛的;當以色列人認為彌賽亞是帶領他們打敗敵人、建立新以色列王國的君王時,耶穌卻降生在最卑微的馬槽裡;當法利賽人、文士認為自己在遵守摩西的律法時,耶穌用自己的行為打破了他們對安息日的看法;當掃羅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為神大發熱心時,耶穌卻問他「掃羅、掃羅,你為什麼逼迫我?」
在最後,或許我們會發現,原來,神的旨意就在那個與我們整夜角力的對手身上。我們會發現過去自以為是的信心,其實是自己的偏執與成見,於是我們學會重新接納自己,與神和好。
但這也不表示說,在角力過後,我們就要放棄過去所有的信念。信仰的成長並不是侷限在放棄哪一個,或選擇要信哪一個,而是在衝突中看到更新的信仰契機。
比如在信仰與科學的衝突中,《聖經》不應當被當作一切科學和歷史的答案。相反的,我們在創世的故事中看到創世的最終目的,是達到一個人與神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「安息」。3在舊約中,我們也可以看到先知指責國王、貴族、祭司們的不義,忽視國中的窮人、寡婦、孤兒,最終帶來天災、飢荒以及國家的滅亡。
在今天強調消費、功利的社會中,不僅壓榨、剝削著那些原本就已經貧窮的人們,還因為過度的開發造成環境的破壞、土地的沙漠化,帶來天災與人禍。比之於過去為窮人伸張正義的先知,一個基督徒在世上的責任又是什麼呢?
如果基督徒們能看到文字背後更深刻的意涵,理解到人在世界上與神、與自然和好的責任,不是比用粗暴、不理性的態度指責演化論違背《聖經》更為重要嗎?4
結論
在《聖經》中,我們發現勉強而來的「信」,有時候不如承認自己的「不信」。自以為擁有真理的人,有時候反而不如尋找真理的人。靈修生活的增長不是盲目的參加聚會、苦讀《聖經》、徹夜禱告,而是在讀經、禱告、聚會中,對自己一向所信以為真的「真理」帶來挑戰、震撼和扎心的轉變。
從《聖經》的不同典範中,我們看到人內心對神的質疑與掙扎,是他們信仰進步的動力。在信與不信的角力中,我們把自己的信仰放在最危險,但也是最靠近神的位置。在懷疑中,我們敞開自己,看到自己的軟弱,同時也看到了神的面,因而得以在信仰上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能夠重新得力,帶著信心與祝福,渡過雅博渡口。
註:
1.關於信仰與摔跤的比喻,參閱Bruno Forte,"The Theological Foundations of Dialogu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ultures Market by Unbelief and Religious Indifference,"Louvain Studies 31(2006)3-18.
2.比如說,英國首相邱吉爾是個老煙槍,愛喝酒而且有婚外情,而希特勒則菸酒不沾,潔身自好還是個藝術家,後者看似比前者更有道德,但是誰的作為更可怕呢?
3.參閱近代環境神學對創世記故事的討論,參閱Michael S. Northcott,The Environment and Christian Ethics(Cambridge: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1996)
4.關於信仰與科學之間的關連,參閱Hans Kung,The Beginning of All Things,(Cambridge:William B. Eerdmas,2005)
留言列表